EOS,全名是 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它是由區塊鏈開發公司 Block.one 推出,背後的靈魂人物是有區塊鏈奇才之稱的 Dan Larimer(同時也是 Steem、BitShares 創辦人),EOS的初衷很明確,想要打造一個可以支援大型商業應用(DApps)的區塊鏈平台,像以太坊一樣靈活,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用戶體驗更友善,希望成爲區塊鏈世界的作業系統,讓開發者可以像開發 App 一樣輕鬆部署去中心化應用。
EOS 之所以一開始被大量資金追捧,主要是因爲以下幾點它提出幾個很激進、很吸引人的設計概念:
超高 TPS(交易處理速度)
相比以太坊每秒只能處理十幾筆交易,EOS 宣稱可以支援數千到上萬筆 TPS,而且不收取每筆交易的手續費,這對於想要建構遊戲、社群媒體、金融應用的大型 DApp 開發者來說,無疑超有吸引力。
DPoS 共識機制
EOS 採用的是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托權益證明)共識,是一種讓持幣人投票選出代表(Block Producers,簡稱 BP)負責出塊,這種設計理論上可以大幅提高效率,減少礦工消耗的能源。
免費交易
在 EOS 上,普通用戶發送交易是免費的(本質上是資源質押的概念,例如 CPU、NET、RAM),這個對比其他需要 Gas Fee 的區塊鏈來說,對用戶體驗的提升是巨大的。
EOS 在 2017-2018 年進行了一場歷時一年的 ICO,這在當時是超級破格的操作,最終它募資超過 42 億美金,創下了史上最大區塊鏈募資紀錄。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瘋狂投入?以下有幾個關鍵要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主網上線後,EOS 遭遇了各種挑戰和批評,包含以下幾點:
中心化爭議
雖然 DPoS 可以提高速度,但也讓出塊權力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型節點手中,社群一度批評:這已經不是區塊鏈了,是中心化伺服器!
缺乏明星應用
即便技術性能不錯,但 EOS 上始終缺乏真正能夠出圈的、成功的大型 DApp,不像以太坊有Uniswap、Aave 這樣的生態爆款,EOS 的應用層顯得冷清。
Block.one 操作爭議
Block.one 在募資後沒有完全投入開發,反而開始大舉購買比特幣、布局其他投資,引發社群不滿,例如:爲什麼拿我們的錢去炒比特幣?這個問題成爲 EOS 社群多年來的一個心結。
2021 年,隨著社群對 Block.one 越來越不信任,EOS 社群推動了一場硬分叉,成立了新的治理組織,名爲 EOS Network Foundation(ENF),是由社群領袖 Yves La Rose 帶頭,他們開始接管 EOS 網路的發展權,重啓生態建設,推動資金透明化,這一波社群自救行動,讓不少老用戶燃起了新的希望,2023 - 2025 年間,EOS 也陸續推出了升級計劃(如 Antelope 協議),並且積極擴展和其他公鏈(比如以太坊 Layer2)互操作的能力。
開始進行 EOS 現貨交易:https://www.gate.io/trade/EOS_USDT
EOS 作爲一個以高效能、低成本和用戶友善爲核心設計理念的區塊鏈平台,曾經以其創新技術和強大團隊背景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並創下史上最大 ICO 紀錄,盡管主網線上線後面臨中心化爭議、缺乏明星應用及團隊運作爭議等挑戰,EOS 社群仍展現出強大的自我調整能力,推動治理架構革新並持續升級技術。如今 EOS 透過社群主導的新治理組織和跨鏈協作,持續探索可擴展性與生態發展的新方向,爲區塊鏈應用帶來更多可能性,也爲未來的去中心化世界奠定堅實基礎。
Partager
EOS,全名是 Enterprise Operation System,它是由區塊鏈開發公司 Block.one 推出,背後的靈魂人物是有區塊鏈奇才之稱的 Dan Larimer(同時也是 Steem、BitShares 創辦人),EOS的初衷很明確,想要打造一個可以支援大型商業應用(DApps)的區塊鏈平台,像以太坊一樣靈活,但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用戶體驗更友善,希望成爲區塊鏈世界的作業系統,讓開發者可以像開發 App 一樣輕鬆部署去中心化應用。
EOS 之所以一開始被大量資金追捧,主要是因爲以下幾點它提出幾個很激進、很吸引人的設計概念:
超高 TPS(交易處理速度)
相比以太坊每秒只能處理十幾筆交易,EOS 宣稱可以支援數千到上萬筆 TPS,而且不收取每筆交易的手續費,這對於想要建構遊戲、社群媒體、金融應用的大型 DApp 開發者來說,無疑超有吸引力。
DPoS 共識機制
EOS 採用的是 Delegated Proof of Stake(委托權益證明)共識,是一種讓持幣人投票選出代表(Block Producers,簡稱 BP)負責出塊,這種設計理論上可以大幅提高效率,減少礦工消耗的能源。
免費交易
在 EOS 上,普通用戶發送交易是免費的(本質上是資源質押的概念,例如 CPU、NET、RAM),這個對比其他需要 Gas Fee 的區塊鏈來說,對用戶體驗的提升是巨大的。
EOS 在 2017-2018 年進行了一場歷時一年的 ICO,這在當時是超級破格的操作,最終它募資超過 42 億美金,創下了史上最大區塊鏈募資紀錄。爲什麼會有這麼多人瘋狂投入?以下有幾個關鍵要點:
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在主網上線後,EOS 遭遇了各種挑戰和批評,包含以下幾點:
中心化爭議
雖然 DPoS 可以提高速度,但也讓出塊權力集中在少數幾個大型節點手中,社群一度批評:這已經不是區塊鏈了,是中心化伺服器!
缺乏明星應用
即便技術性能不錯,但 EOS 上始終缺乏真正能夠出圈的、成功的大型 DApp,不像以太坊有Uniswap、Aave 這樣的生態爆款,EOS 的應用層顯得冷清。
Block.one 操作爭議
Block.one 在募資後沒有完全投入開發,反而開始大舉購買比特幣、布局其他投資,引發社群不滿,例如:爲什麼拿我們的錢去炒比特幣?這個問題成爲 EOS 社群多年來的一個心結。
2021 年,隨著社群對 Block.one 越來越不信任,EOS 社群推動了一場硬分叉,成立了新的治理組織,名爲 EOS Network Foundation(ENF),是由社群領袖 Yves La Rose 帶頭,他們開始接管 EOS 網路的發展權,重啓生態建設,推動資金透明化,這一波社群自救行動,讓不少老用戶燃起了新的希望,2023 - 2025 年間,EOS 也陸續推出了升級計劃(如 Antelope 協議),並且積極擴展和其他公鏈(比如以太坊 Layer2)互操作的能力。
開始進行 EOS 現貨交易:https://www.gate.io/trade/EOS_USDT
EOS 作爲一個以高效能、低成本和用戶友善爲核心設計理念的區塊鏈平台,曾經以其創新技術和強大團隊背景引發市場高度關注,並創下史上最大 ICO 紀錄,盡管主網線上線後面臨中心化爭議、缺乏明星應用及團隊運作爭議等挑戰,EOS 社群仍展現出強大的自我調整能力,推動治理架構革新並持續升級技術。如今 EOS 透過社群主導的新治理組織和跨鏈協作,持續探索可擴展性與生態發展的新方向,爲區塊鏈應用帶來更多可能性,也爲未來的去中心化世界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