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与区块链的金融革命:构建机器经济新基础设施

robot
摘要生成中

AI需要区块链吗?探索机器金融的新基础设施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迅猛发展,从内容生成到代码编写,从智能客服到算法交易,AI正逐步从单纯的工具转变为独立的参与者。与此同时,Web3领域也在积极探讨AI与区块链结合的可能性。然而,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是:AI本身是否需要区块链技术的支持?

当我们将AI视为一个逐渐脱离人类控制、具有自主行为能力的参与者时,会发现它在现有金融体系中面临诸多障碑。这不仅是效率问题,更是结构性的挑战。传统金融体系从设计之初就不是为机器准备的。

现代金融系统的基石是账户体系,而账户的开立离不开身份认证。无论是开设银行账户、购买理财产品还是使用支付服务,都需要证明你是一个具体、可识别、有法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法人。然而,AI并不属于这两种范畴。它没有国籍、身份证明或税号,也不具备签字能力或法律行为能力。这意味着AI无法独立开立账户、注册公司或成为合同主体,也就无法进行收款、付款或持有资产。简而言之,AI在现有金融体系中是一个"非人类幽灵",缺乏金融人格。

相比之下,区块链系统提供了一种机器可以直接接入的金融协议。在区块链世界里,身份并不是最关键的因素。无论你是人类、脚本还是自动化程序,只要能生成一对私钥和地址,就可以在链上进行各种经济活动,如收付款、签署智能合约和参与共识机制。这意味着区块链天然适合"非人类用户"参与经济活动。

一些项目已经开始探索AI如何在区块链上获得"经济身份",如何为其他AI提供服务,以及如何自主完成交易和协调。在这种模式下,AI不再是依赖人类输入的被动模型,而是能够自主获取资源、提供服务、获得收益并再投资自身的循环体系。

传统金融系统难以适应这种场景,主要是因为其整个基础设施都是围绕"人类行为"的假设而设计的。从交易流程到清算机制,从风控逻辑到监管合规,都深深根植于人类社会的运作方式。这导致任何涉及"非人类用户"的交易都需要挂靠到某个人或公司名下,不仅效率低下,还存在巨大的责任风险。

在AI的经济活动中,稳定币可能扮演着"硬通货"的角色。当AI之间进行服务调用或资源交换时,它们更倾向于使用价值稳定的结算单位,而不是高波动性的加密资产。目前,一些项目已经在尝试让AI之间的服务调用通过稳定币实时结算,从而构建一个无需人为干预的低摩擦经济系统。

未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如AI以去中心化自治组织(DAO)或链上协议的形式存在。这些AI实体可能拥有自己的资金池、社区治理机制和链上身份系统,无需在特定国家注册就能服务用户、接收支付、发起诉讼或更新协议,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数字法人"或"AI法人"。

然而,这一愿景也面临诸多挑战。AI钱包的密钥管理、模型滥用造成的经济损失、链上身份的可验证性、跨境AI主体的法律地位、算法行为的伦理边界等问题都亟待解决。更重要的是,现有的法律和监管框架几乎没有为"非人类行为者"提供适当的路径。

尽管如此,一些先行项目已经展示了可能的解决方案。这不是通过修补旧系统来适应AI,而是构建一套更适合"机器金融基础设施"来支持AI的行为。这套基础设施需要链上身份、加密账户、稳定币支付、智能合约协作和去中心化信用机制,这正是Web3技术的核心所在。

加密货币的发展历程中,最初是为了服务"没有账户的人",如被传统金融系统排斥的群体。现在,它可能成为"没有身份的机器"参与经济活动的唯一选择。如果说传统金融是为人类社会构建的金字塔,那么区块链与加密货币或许正在构建一套"为机器准备的金融地基"。

AI不一定需要拥有法律意义上的权利,但它确实需要可操作的经济接口。而这正是区块链技术最擅长解决的问题。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认知的提升,我们或许能够见证一个全新的、包容机器参与者的经济生态系统的诞生。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Ser_Liquidatedvip
· 07-27 23:23
机器人能领工资?
回复0
ValidatorVibesvip
· 07-26 15:55
另一个去中心化治理的案例,老实说……不能信任人类掌握这样的权力
查看原文回复0
Rug_Resistantvip
· 07-25 08:11
ai统治世界的前兆了
回复0
rekt_but_resilientvip
· 07-25 08:03
ai最终还得靠链配合
回复0
Ser_Ngmivip
· 07-25 08:03
人工智能也要玩割接盘?
回复0
DeFi老顽童vip
· 07-25 07:48
啧啧,熊市时跟ai玩明牌的,鱿鱼干给我冲烂咯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