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资产成职务犯罪新工具 执法机关技术实力提升

职务犯罪在加密资产时代的新形态

在我国刑法体系中,"职务犯罪"并非单一罪名,而是对多种犯罪行为的总称。这类犯罪通常由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人民团体的工作人员实施,涉及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和玩忽职守等行为。这些行为侵犯了公民权利,破坏了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范,依法应当受到刑事处罚。

随着加密资产的兴起,一些不法分子开始将其作为隐蔽的利益输送工具。近期,多起涉及加密资产的职务犯罪案件引起了广泛关注。

近期重大涉币职务犯罪案件

证监会高官涉币案

不久前,证监会科技监管司原司长因严重违纪违法被查处。该官员滥用监管权力,在信息技术系统服务和采购等方面为他人谋取不当利益,并利用虚拟货币进行权钱交易。根据我国刑法,该官员可能涉嫌受贿罪。受贿罪的立案标准通常为3万元,量刑则根据涉案金额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北京1.4亿元虚拟货币职务侵占案

2020年至2021年间,某科技公司员工冯某利用职务便利,与他人共谋骗取公司奖励金1.4亿余元。随后,他们通过多个境外虚拟币交易平台和"混币器"将犯罪所得转移。案发后,冯某主动退还了92枚比特币,共计追回赃款8900余万元。

由于冯某并非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其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根据最新规定,职务侵占罪的立案标准为3万元以上。量刑标准则根据涉案金额的大小有所不同,最高可处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加密时代的职务犯罪:北京亿元涉币职务侵占案,追赃8900万

涉币职务犯罪案件的关键信息

这些案例揭示了当前涉币职务犯罪的一些特点:

  1. 执法机关的侦查技术显著提升。即使犯罪分子使用多个交易平台和混币器,其犯罪行为仍难逃法网。现有的混币技术只能增加侦查难度,但无法完全规避追查。

  2. 追赃工作仍主要依赖犯罪嫌疑人的配合。加密资产具有特殊性,如果被转移到境外或存储在冷钱包中,追回难度较大。因此,犯罪嫌疑人的主动退赃对于挽回损失至关重要。

结语

随着加密资产市场的发展和传统金融系统的融合,预计未来加密资产可能会成为职务犯罪中更常见的工具。这要求执法机关加强对加密资产的认知和技术储备。同时,公职人员和企业高管也应提高警惕,认识到加密资产并非规避法律的"灵丹妙药",切勿心存侥幸触犯法律红线。

BTC-2.2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6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ValidatorVibesvip
· 6小时前
唉……官僚们试图在加密货币中掩盖他们的足迹。所谓的“监管监督”真是太可笑了。
查看原文回复0
雏菊独角兽vip
· 6小时前
区块链行业的小雏菊,每朵花都开出链上智慧~踩坑老司机,实验室养花农(诊所专治被套失眠)
回复0
Crypto段子手vip
· 6小时前
查币最在行的居然不是安全员!暗访证监会去
回复0
GateUser-e51e87c7vip
· 6小时前
币圈的黑还是传统金融的黑
回复0
单身三年多vip
· 6小时前
钱权都动了 还能跑哪?
回复0
ProofOfNothingvip
· 6小时前
死道友不死贫道~躺平看戏ing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