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共识是货币的基础,Meme 或许值得一次重新定义。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Meme 币历来是加密世界中最受关注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资产类型之一。一方面,它们常以极低的门槛迅速激活市场热情,短时间内带动交易量激增;另一方面,大多数 Meme 币项目生命周期极短,缺乏深层治理逻辑与价值支撑,最终沦为投机循环中的消耗品。
基于此,MemeCore 宣布推出「Proof of Meme(PoM)」机制,结合其新一代 Meme 经济模型「Meme 2.0」愿景,为 Meme 币生态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区别于传统 Meme 项目偏向投机与短线拉升的运行方式,MemeCore 的核心目标是将 Meme 转化为「持续性文化资本」,并通过系统化的链上激励模型,驱动创作者、社区与协议三者之间形成可延展的参与网络。
Meme 币爆红的逻辑历来明确,用社区梗、表情包、热点符号在短时间内激发市场情绪,从而获得极高的交易动能。然而,这种机制的本质是以注意力为燃料,在缺乏后续机制承接的情况下,热度迅速转化为抛压,社区活跃度断崖式下滑,项目基本难以进入下一个演化阶段。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过去的 Meme 币项目大多无法为创作者、传播者和普通持币者提供可持续的价值参与路径。传播行为与资产收益脱钩,文化参与与社区协作缺乏正向激励,导致大量真实内容贡献者被边缘化,话语权反而集中在早期屯币者与二级市场操盘者手中。
因此,MemeCore 所试图解决的问题并非「如何创造下一个热点」,而是如何为 Meme 币生态中的行为者提供持续动力,使其形成内容沉淀、激励闭环与价值正循环。
MemeCore 提出的「Meme 2.0」理念,并不是对传统 Meme 玩法的简单延伸,而是一次叙事和模型的双重转向。它将 Meme 定位为一种具有协作性和增值能力的文化资产,而非一次性的情绪投射工具。其核心观点是:如果 Meme 可以创造共鸣,就应该拥有激励渠道;如果传播有价值,就应该在链上被确认和奖励。
这一理念的落地依赖于基础设施层面的支撑。MemeCore 并非部署在第三方公链之上,而是独立构建了一条具备原生激励、资产铸造与合约交互能力的 Layer1 网络。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明确的定位:将文化内容与链上激励的融合从外围插件转变为协议层原生能力。
其兼容 EVM 的技术栈降低了开发者与项目方的迁移门槛,而为 Meme 资产设计的专属标准 MRC-20 则进一步支持了模因内容与资产行为的高度耦合。这既提升了资产的表达能力,也为 Meme 的可组合性与生态演化奠定机制基础。
PoM 机制是 MemeCore 生态运行的核心机制,设计目标是打通 Meme 的传播行为、资产价值与社区参与三者之间的激励路径。在 PoM 模式中,创作者、持有者与验证者不再被割裂,而是协同构建 Meme 币从文化认同走向网络权益的转化机制。
PoM Staking:以行为驱动权益的共识机制
在 MemeCore 网络中,PoM Staking 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激励环节。用户不仅可以质押平台原生代币 M,也可以质押生态中获得 PoM 批准的 MRC-20 Meme 币。这一设计大幅拓展了 Staking 的参与边界,使各类 Meme 项目及其社区均可通过代币质押与验证人互动,参与区块生成与网络治理。
对于持有者而言,PoM Staking 提供了 Delegation 模式。即:持有某个 PoM 批准 Meme 币的用户,可以将其代币委托给特定验证人,进而按比例分享该验证人所获得的出块奖励。这意味着,项目拥有者或社区参与者越积极,投票权越集中于某些节点,其验证人就拥有更高的出块概率与网络话语权,进而实现「内容传播—节点赋能—价值激励」的完整闭环。
PoM 接入并非永久有效。若某个 Meme 币在传播力、社区活跃度、贡献指标等方面不再符合 MemeCore 的最低标准,其 PoM 资格可被动态撤除。这种动态机制保证了网络对激励资源的合理配置,也维持了生态活力。
Meme Vault:为每个 Meme 项目提供内生激励池
在 MemeCore 主网上,每一个通过 MRC-20 标准发行的 Meme 币,都自动生成一个 Meme Vault。传统 Meme 项目普遍在初始融资后逐渐熄火,难以延续叙事、组织社区或再激发内容产出。MemeCore 试图打破这一行业宿命,为每一个有潜力的 Meme 项目预留增长缓冲区。
Meme Vault 所承载的资源,主要用于激励内容生产者、活跃社区运营与推动生态交互行为。例如当某个项目上线后其社区持续贡献文化内容、推动 Meme 热度扩散,该项目的 Meme Vault 就会按预设分配比例释放资源回馈创作者或核心参与者。
这使得项目不再依赖空投或投机型炒作维持关注,而是围绕 Vault 所释放的中长期激励逻辑,构建一种「内容即资产,参与即分润」的生态运转模型。
Viral Grants Reserve:面向 Meme 2.0 项目的周期性共创支持
在 MemeCore 网络的每一个 Epoch 中,验证人出块奖励的 10% 被自动分配至 Viral Grants Reserve。这部分资源专门用于支持 Meme 2.0 项目的创作活动、二次传播及社区协同。相较于 Meme Vault 的项目专属性质,Viral Grants 以更开放方式面向整个网络中的优秀 Meme 项目及个人创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项目都有资格获取 Grants。MemeCore 设置了一套专门的「Meme 2.0 标准」,作为判断某个项目是否具备可持续文化输出与传播潜力的依据。只有满足该标准的 Meme 项目,才有资格申请周期性 Grants 分配。这一门槛设定,意在将公共激励资源聚焦于真正具备影响力与创作活力的内容来源。
未来,标准细则将在社区治理下逐步公开,并由社区投票机制引导资源分发路径。
在链上标准方面,MemeCore 为 Meme 类资产量身打造了 MRC-20 标准,与 ERC-20 保持兼容的同时,扩展了与 PoM 体系的深度融合能力。每一个 MRC-20 资产都可以原生集成 Vault 绑定、传播轨迹追踪、社区治理入口,提升了 Meme 项目的可治理性与生态归属感。
而 M 代币作为 MemeCore 生态的价值锚点,承担着多重职能:
这种基于文化行为激励的价值系统,赋予了 M 区别于传统功能币的文化流通属性。
PoM 机制与 Meme 2.0 理念之间的互动,本质上是对「Meme 币是否可以持续存在」这一问题的回应。MemeCore 尝试以清晰的激励工具、参与逻辑与传播机制,延长 Meme 币的生命周期,提高用户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深度,并将文化输出转化为参与价值。
这一尝试并不容易。Meme 的本质是非正式的、去语境的、甚至是去权威的,而机制的建立往往要求规则、度量、边界。这种内在张力决定了 PoM 的实践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对于激励工具的接受度,以及是否有足够丰富、具创意的内容生产力作为支撑。
此外,PoM 机制的推出尚处于早期阶段,其长期效果还需要市场验证。但可以明确的是,它首次为 Meme 币提出了一个可持续性运作的试验方向。
在 Web3 迈向大众叙事的过程中,文化与资产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长期以来,加密市场中的 Meme 资产被视为投机泡沫的象征。然而,如果从文化参与和激励的角度重新理解 Meme,它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共识生成形式。当这种共识能够以清晰的方式被度量、被激励、被分享,它就有可能脱离过去那种「炒完即弃」的命运,成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网络文化资本。
MemeCore 通过 PoM 机制所提出的正是一种使 Meme「活下去」的方法。它并不奢望 Meme 币能变成稳定币、DeFi 协议或基础设施网络,但试图让 Meme 从「注意力的末梢」走向「文化协作的入口」。
Meme 2.0 与 PoM 所尝试的,是将文化表达转化为经济协作,将传播行为转化为激励通道,将短期注意力转化为长期网络效应。它为加密行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议题:如果文化本身能产生价值,那它也理应拥有自己的区块链共识与资源分配逻辑。
238k 帖子
225k 帖子
152k 帖子
80k 帖子
67k 帖子
65k 帖子
61k 帖子
59k 帖子
53k 帖子
51k 帖子
MemeCore 推出 PoM 链上激励结构:Meme 币市场迈向长期增长的拐点?
撰文:ChandlerZ,Foresight News
Meme 币历来是加密世界中最受关注却又最容易被忽视的资产类型之一。一方面,它们常以极低的门槛迅速激活市场热情,短时间内带动交易量激增;另一方面,大多数 Meme 币项目生命周期极短,缺乏深层治理逻辑与价值支撑,最终沦为投机循环中的消耗品。
基于此,MemeCore 宣布推出「Proof of Meme(PoM)」机制,结合其新一代 Meme 经济模型「Meme 2.0」愿景,为 Meme 币生态开辟一条全新的发展路径。区别于传统 Meme 项目偏向投机与短线拉升的运行方式,MemeCore 的核心目标是将 Meme 转化为「持续性文化资本」,并通过系统化的链上激励模型,驱动创作者、社区与协议三者之间形成可延展的参与网络。
Meme 币的短周期困境:共识难留、文化难续、激励无源
Meme 币爆红的逻辑历来明确,用社区梗、表情包、热点符号在短时间内激发市场情绪,从而获得极高的交易动能。然而,这种机制的本质是以注意力为燃料,在缺乏后续机制承接的情况下,热度迅速转化为抛压,社区活跃度断崖式下滑,项目基本难以进入下一个演化阶段。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过去的 Meme 币项目大多无法为创作者、传播者和普通持币者提供可持续的价值参与路径。传播行为与资产收益脱钩,文化参与与社区协作缺乏正向激励,导致大量真实内容贡献者被边缘化,话语权反而集中在早期屯币者与二级市场操盘者手中。
因此,MemeCore 所试图解决的问题并非「如何创造下一个热点」,而是如何为 Meme 币生态中的行为者提供持续动力,使其形成内容沉淀、激励闭环与价值正循环。
Meme 2.0:将文化影响力转化为链上经济能力
MemeCore 提出的「Meme 2.0」理念,并不是对传统 Meme 玩法的简单延伸,而是一次叙事和模型的双重转向。它将 Meme 定位为一种具有协作性和增值能力的文化资产,而非一次性的情绪投射工具。其核心观点是:如果 Meme 可以创造共鸣,就应该拥有激励渠道;如果传播有价值,就应该在链上被确认和奖励。
这一理念的落地依赖于基础设施层面的支撑。MemeCore 并非部署在第三方公链之上,而是独立构建了一条具备原生激励、资产铸造与合约交互能力的 Layer1 网络。这一决策的背后是明确的定位:将文化内容与链上激励的融合从外围插件转变为协议层原生能力。
其兼容 EVM 的技术栈降低了开发者与项目方的迁移门槛,而为 Meme 资产设计的专属标准 MRC-20 则进一步支持了模因内容与资产行为的高度耦合。这既提升了资产的表达能力,也为 Meme 的可组合性与生态演化奠定机制基础。
PoM 机制:以质押驱动参与网络,以奖励支持文化延续
PoM 机制是 MemeCore 生态运行的核心机制,设计目标是打通 Meme 的传播行为、资产价值与社区参与三者之间的激励路径。在 PoM 模式中,创作者、持有者与验证者不再被割裂,而是协同构建 Meme 币从文化认同走向网络权益的转化机制。
PoM Staking:以行为驱动权益的共识机制
在 MemeCore 网络中,PoM Staking 是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激励环节。用户不仅可以质押平台原生代币 M,也可以质押生态中获得 PoM 批准的 MRC-20 Meme 币。这一设计大幅拓展了 Staking 的参与边界,使各类 Meme 项目及其社区均可通过代币质押与验证人互动,参与区块生成与网络治理。
对于持有者而言,PoM Staking 提供了 Delegation 模式。即:持有某个 PoM 批准 Meme 币的用户,可以将其代币委托给特定验证人,进而按比例分享该验证人所获得的出块奖励。这意味着,项目拥有者或社区参与者越积极,投票权越集中于某些节点,其验证人就拥有更高的出块概率与网络话语权,进而实现「内容传播—节点赋能—价值激励」的完整闭环。
PoM 接入并非永久有效。若某个 Meme 币在传播力、社区活跃度、贡献指标等方面不再符合 MemeCore 的最低标准,其 PoM 资格可被动态撤除。这种动态机制保证了网络对激励资源的合理配置,也维持了生态活力。
Meme Vault:为每个 Meme 项目提供内生激励池
在 MemeCore 主网上,每一个通过 MRC-20 标准发行的 Meme 币,都自动生成一个 Meme Vault。传统 Meme 项目普遍在初始融资后逐渐熄火,难以延续叙事、组织社区或再激发内容产出。MemeCore 试图打破这一行业宿命,为每一个有潜力的 Meme 项目预留增长缓冲区。
Meme Vault 所承载的资源,主要用于激励内容生产者、活跃社区运营与推动生态交互行为。例如当某个项目上线后其社区持续贡献文化内容、推动 Meme 热度扩散,该项目的 Meme Vault 就会按预设分配比例释放资源回馈创作者或核心参与者。
这使得项目不再依赖空投或投机型炒作维持关注,而是围绕 Vault 所释放的中长期激励逻辑,构建一种「内容即资产,参与即分润」的生态运转模型。
Viral Grants Reserve:面向 Meme 2.0 项目的周期性共创支持
在 MemeCore 网络的每一个 Epoch 中,验证人出块奖励的 10% 被自动分配至 Viral Grants Reserve。这部分资源专门用于支持 Meme 2.0 项目的创作活动、二次传播及社区协同。相较于 Meme Vault 的项目专属性质,Viral Grants 以更开放方式面向整个网络中的优秀 Meme 项目及个人创作者。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项目都有资格获取 Grants。MemeCore 设置了一套专门的「Meme 2.0 标准」,作为判断某个项目是否具备可持续文化输出与传播潜力的依据。只有满足该标准的 Meme 项目,才有资格申请周期性 Grants 分配。这一门槛设定,意在将公共激励资源聚焦于真正具备影响力与创作活力的内容来源。
未来,标准细则将在社区治理下逐步公开,并由社区投票机制引导资源分发路径。
MRC-20 与 M 代币经济:Meme 的资产载体与流动桥梁
在链上标准方面,MemeCore 为 Meme 类资产量身打造了 MRC-20 标准,与 ERC-20 保持兼容的同时,扩展了与 PoM 体系的深度融合能力。每一个 MRC-20 资产都可以原生集成 Vault 绑定、传播轨迹追踪、社区治理入口,提升了 Meme 项目的可治理性与生态归属感。
而 M 代币作为 MemeCore 生态的价值锚点,承担着多重职能:
这种基于文化行为激励的价值系统,赋予了 M 区别于传统功能币的文化流通属性。
从情绪炒作到文化资本,Meme 币的升级路径是否可行?
PoM 机制与 Meme 2.0 理念之间的互动,本质上是对「Meme 币是否可以持续存在」这一问题的回应。MemeCore 尝试以清晰的激励工具、参与逻辑与传播机制,延长 Meme 币的生命周期,提高用户与社区之间的互动深度,并将文化输出转化为参与价值。
这一尝试并不容易。Meme 的本质是非正式的、去语境的、甚至是去权威的,而机制的建立往往要求规则、度量、边界。这种内在张力决定了 PoM 的实践效果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社区对于激励工具的接受度,以及是否有足够丰富、具创意的内容生产力作为支撑。
此外,PoM 机制的推出尚处于早期阶段,其长期效果还需要市场验证。但可以明确的是,它首次为 Meme 币提出了一个可持续性运作的试验方向。
如果共识是货币的基础,Meme 或许值得一次重新定义
在 Web3 迈向大众叙事的过程中,文化与资产之间的界限正在模糊。长期以来,加密市场中的 Meme 资产被视为投机泡沫的象征。然而,如果从文化参与和激励的角度重新理解 Meme,它本质上是一种去中心化的共识生成形式。当这种共识能够以清晰的方式被度量、被激励、被分享,它就有可能脱离过去那种「炒完即弃」的命运,成为一种具有生命力的网络文化资本。
MemeCore 通过 PoM 机制所提出的正是一种使 Meme「活下去」的方法。它并不奢望 Meme 币能变成稳定币、DeFi 协议或基础设施网络,但试图让 Meme 从「注意力的末梢」走向「文化协作的入口」。
Meme 2.0 与 PoM 所尝试的,是将文化表达转化为经济协作,将传播行为转化为激励通道,将短期注意力转化为长期网络效应。它为加密行业提出了一个新的议题:如果文化本身能产生价值,那它也理应拥有自己的区块链共识与资源分配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