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比特币狂热:ETF引爆牛市 华尔街争相布局

2024年比特币市场迎来狂热行情

2024年,数字加密货币市场迎来了疯狂的一年。其中,比特币的表现尤为突出,成为各类资产中最令人瞩目的一颗耀眼明星。仅在过去的一个月里,比特币就实现了超过50%的涨幅。这种令人惊叹的市场表现背后究竟有何原因?这样的疯狂还能持续多久?让我们深入探讨这些问题。

任何资产价格的上涨都离不开供给的减少和需求的增加。我们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来分析比特币的走势。

供给侧分析

尽管比特币的持续减半使得供给侧对价格的影响逐渐减弱,但我们仍需关注潜在的抛压:

根据共识机制,新产生的比特币不到200万枚。而且,即将到来的减半事件将进一步降低新增供应。观察矿工账户数据,长期保持在180万枚以上,表明矿工并无明显抛售倾向。

另一方面,长期持有账户的比特币数量持续增长,目前约为1490万枚。实际高流通的比特币数量相当有限,市值不到3500亿美元。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日均5亿美元的持续买入能够推动比特币价格如此迅猛上涨。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需求侧分析

需求的增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1. ETF带来的流动性提升
  2. 富裕群体持有资产价值的增长
  3. 金融业务相比短期投资更具吸引力
  4. 对基金而言,比特币可以买错但不能错过
  5. 比特币是市场关注度的核心

ETF:比特币本轮牛市的独特催化剂

比特币通过SEC的ETF审批,获得了进入传统金融市场的通行证。合规资金终于可以合法流入比特币市场,而且在加密货币世界中,传统金融资金只能流向比特币。

比特币的通缩特性使其容易形成投资热潮。只要基金持续买入,价格就会不断攀升,持有比特币的基金业绩表现出色,就能吸引更多资金进入,形成良性循环。而未配置比特币的基金则面临业绩压力,甚至可能面临资金流出。这种模式在华尔街的房地产市场已经运作多年。

比特币的特性更适合参与这种投资游戏。过去一个月,每个交易日平均净买入不到5亿美元,却带来了超过50%的市场涨幅。这在传统金融市场中只是微不足道的交易量。

ETF还从流动性角度提升了比特币的价值。2023年全球传统金融规模(包括不动产)达到560万亿美元,这表明当前传统金融的流动性完全能够支撑如此庞大的金融资产规模。我们知道比特币的流动性远不及传统金融资产。传统金融接入比特币,自然能为比特币创造更高估值所需的流动性。值得注意的是,这种合规流动性只能流向比特币,而不能流向其他数字加密资产。比特币已经不再与其他数字加密资产共享同一个流动性池。

更高的流动性意味着资产具有更高的投资价值。只有能够随时变现的资产,才能承载更大的财富。这就引出了下一个观点:

富人偏好的比特币,注定价格节节攀升

通过小规模的市场调研发现,加密货币圈内的亿万富翁在牛市中通常大比例持有比特币,而中产阶级或中产以下的投资者持有比特币的比例大多不超过其投资组合的1/4。目前比特币市值占整个加密货币市场的54.8%。如果读者发现身边同等财富水平的人持有比特币的比例远低于这个数字,那么比特币很可能主要集中在富人和机构手中。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这里引入一个现象:马太效应——富人持有的资产会持续升值,而普通人持有的资产则可能不断贬值。在没有政府干预的情况下,市场经济必然会出现马太效应,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这是有理论依据的。不仅因为富人可能天生更聪明、更能干,而且他们天然拥有更多资源。聪明的人、有用的资源和信息自然会围绕这些富人寻求合作。只要一个人的财富不是纯粹靠运气获得的,就能形成乘数效应,变得越来越富有。因此,符合富人审美和偏好的东西必然会越来越贵,而符合普通人审美和偏好的东西则会越来越便宜。

在加密货币市场,富人和机构往往将非主流币作为从普通投资者手中套现的工具,而将流动性较高的主流代币作为价值储存工具。财富会从普通投资者涌入小币种,被富人或机构收割后,再流入比特币等主流币。随着比特币流动性的不断改善,它对富人和机构的吸引力也会越来越大。

比特币价格并非关键,关键在于能否主导比特币金融市场

SEC批准比特币现货ETF后,引发了多个层面的市场竞争。包括贝莱德、高盛、黑石等机构在美国争夺ETF市场领导地位。在全球范围内,新加坡、瑞士、香港等多个金融中心也纷纷跟进。机构抛售比特币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对于短期内积累的少量比特币,如果抛向市场,在国际环境流动性不紧张的情况下,能否再次买回是个未知数。

此外,没有了实际持有的比特币现货作为ETF背书,发行机构不仅会失去手续费收入,还会失去对比特币定价的话语权。相应的金融市场也将失去对这种数字黄金——未来金融市场压舱石的定价权,更会失去比特币现货衍生品市场。这对任何国家和金融市场来说都是战略性的失败。

因此,全球传统金融资本很难形成联合抛售的共谋,反而可能在不断抢筹的过程中,形成抢购热潮。

比特币是华尔街的"新机遇"

对于那些成本低、回报潜力高的资产,适度参与不仅可以显著提高资产组合的收益率,还能确保资产组合不会面临灾难性风险。比特币目前在传统金融市场的估值仍然相对较小。而且,比特币与主流资产的相关性并不高(尽管不如以前那么负相关)。那么,对主流基金来说,持有一定比例的比特币难道不是顺理成章的选择吗?

更进一步说,假设2024年比特币成为主流金融市场中回报率最高的资产。那些错过这一机会的基金经理该如何向投资者解释?相反,如果持有1%或2%的比特币,即使基金经理个人不太看好,即使出现亏损,也不会因为比特币的风险过度影响整体业绩,向投资者汇报时也会更加容易。

比特币资产价格与主流资产相关性并不高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比特币可能成为华尔街基金经理的隐蔽投资工具

前面讨论了华尔街基金经理为什么可能不得不购买比特币。现在我们来探讨他们为什么可能会乐于购买比特币。

众所周知,比特币网络具有半匿名的特性。我认为SEC可能很难像监管证券那样全面监管基金经理的比特币现货账户。诚然,在主要交易平台进行充提和场外交易需要完成KYC程序。但我们知道,线下场外交易仍然可能发生。监管机构可能缺乏足够的手段来全面监控金融从业人员的现货持仓情况。

前面的论述为基金经理投资比特币提供了充分的客观理由。既然比特币本身缺乏流动性,少量资金就可能对价格产生显著影响。那么作为基金经理,在有充分客观理由的情况下,还有什么因素会阻止他们利用公众资金来为自己谋利呢?

项目的流量自我增强效应

流量自我增强是加密货币市场的一个独特现象,而比特币长期受益于这一效应。

比特币的流量自我增强指的是其他项目为了借助比特币的影响力,不得不宣传比特币的形象,最终将自己积累的流量反哺给比特币。

回顾所有替代币的发行过程,都会提到比特币的传奇故事,讲述中本聪的神秘与伟大。然后声称自己如何类似比特币,希望成为下一个比特币。这样,比特币无需主动运营,就能通过这些模仿者的项目获得被动的品牌建设和推广。

目前,项目间的竞争更加激烈,比特币上有数十个第二层网络、数千万铭文项目都在尝试借助比特币的影响力,共同推动比特币实现大规模采用。比特币生态系统首次出现如此多的项目为其背书,因此今年比特币的流量自我增强效应可能比往年更加显著。

结语

与去年相比,市场最大的变量就是比特币ETF的获批。通过分析我们发现,所有因素都在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供给减少,需求激增。

综上所述,我认为:比特币很可能是2024年最具潜力的投资机会。

别看山寨币了,比特币才是这一轮牛市最大的Alpha

BTC2.2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4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区块链打工人vip
· 07-08 13:55
牛市这就来了?早着呢...
回复0
GateUser-aa7df71evip
· 07-08 06:55
牛市都等不及开车了,晚了又得哭着加杠杆
回复0
Gas费刺客vip
· 07-06 00:07
太火爆咯 站不住脚
回复0
Sandwich Huntervip
· 07-06 00:04
又要割韭菜了吧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