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中國房屋稅將迎來重大改革,象徵著房地產稅制進入全新發展階段。過去,房屋稅多於上海、重慶等地試辦,隨著改革深化,將有更多城市納入試點,政策設計也變得更加細緻與精準。
此次改革的核心目標在於抑制房地產炒作,促進房市健康穩定發展,同時充實地方財政收入來源,推動稅制公平與合理化,保障社會財富分配的正當性。房屋稅作為房市調控的重要手段,其完備及推行有助於規範市場行為、抑制房價過快上漲、並降低市場泡沫風險。
2025 年,多個試點城市針對房屋稅稅率做出調整,建立出更細分的分級稅率制度。以上海為例,稅率依房價區間而異:
這樣的分層稅率設計落實了「價格高者稅率高」原則,對高價房地產加重稅負,強化差異化調控,有效抑制高端房市的投機需求。
部分城市調整免稅面積標準,提升基本居住需求的免稅面積。例如,重慶市將個人住宅免稅面積由 100 平方米提高至 180 平方米,更加照顧基本居住需求及改善型住宅持有者。同時,計稅基準以交易價格的 70% 為基準,進一步降低納稅義務人壓力,展現政策具彈性調控特性。
2025 年,房屋稅試點自上海、重慶逐步擴展到杭州、深圳、廣州等一線城市。此舉意在藉由更多城市的試驗經驗,逐步建構全國統一且科學合理的房屋稅徵收體系。
隨著房屋稅涵蓋範圍擴大及稅率調升,納稅義務人的持有成本明顯上升。特別是擁有多處高價房地產的投資人,需承擔更高的稅負。
納稅義務人應重新檢視自身房地產持有狀況,思考優化房地產組合,合理規劃持有數量及面積,以減少因超過免稅面積所產生的額外稅負。
各地政策細節不盡相同,納稅義務人應主動追蹤所在地稅務機關公告,掌握最新房屋稅政策及執行細節,以免因認知不足而產生損失。
納稅義務人可委託專業稅務顧問,協助進行個人化稅務規劃及合法節稅,最大化降低稅負風險。
隨著房屋稅政策逐步完善及推廣,預計房地產市場將更趨理性,投機行為大幅減少。房屋稅亦將成為調節房市的重要槓桿,促使市場從快速成長轉型為高品質發展。同時,房屋稅收入也將為地方政府增添穩定財政支持,有助於公共服務與基礎建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