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勳Computex演講》十年內「生成AI」革命全產業、生產token成人類首要工作

黃仁勳在 Computex 2025發表演講,他預言十年內全行業都會被生成式與模擬AI所顛覆,而生產力的關鍵將會轉變為討論 Token的生成,而這也將會成為人類未來工作與生活型態的新面貌。 (前情提要:黃仁勳:NVIDIA台灣總部設在北士科!石牌、天母喊「輝達房區」準備漲 ) (背景補充:華為喊超越輝達,傳昇騰910D「性能屌打H100」最快五月出貨樣品 ) 輝達(Nvidia)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今(19)於Computex2025主題演講中,再次為全球科技產業擘劃了AI驅動的未來藍圖,並宣稱 Nvidia 已經在從技術平台開始轉為更為重要的存在,全球改革的下一步,AI基礎建設的推廣者,並介紹了AI從感知、生成,邁向代理式與物理智能的最新演進,並預言AI深度賦能的新時代即將來臨。 全行業被AI革命 黃仁勳演講中首先提到,Nvidia已經不是一家單純的技術公司了,而是人類基礎建設公司,以後AI將以「智慧」一詞作為一種人類生活必需品,可能就如同陽光、空氣、水一樣的生活所需品,他也舉例了在工業革命後出現的「電力」成為一種重要的基礎建設、在網際網路時代,資訊變成一種人類的生活所需,而下一步就是「智慧」。 黃仁勳預言十年內,所有行業都將會覆蓋各種 AI 感知與生成式,徹底改變所有人的工作型態,他也在演講中透Omninverse 演示八大合作廠商如緯創、技嘉、台積電,如何透過物理AI與模擬平台進行「數位孿生」,即全自動化優化工廠,並且實現工廠生產力提升。 所有公司很快地會開始轉向討論生產多少代幣、如何生產代幣、每小時產量有多少,每家工廠都會這樣麼做。 AI工廠論述 黃仁勳認為所有行業都需要 AI 數據中心,但實際上這些數據中心產出的實際上是 Token,這是非常稀缺的東西,因為每個行業都需要 AI agent,未來公司營運的重點將開始討論每小時產出多少 tokens,就像工廠優化一樣 而要達成這些,背後仰賴的是生成「token」的 NVIDIA Cuda 顯卡運作,可以說未來所有服務都將仰賴「token」的生成,而負責「token」的硬體與軟體、生態,將成為所有產業下一步的重點,這不包含全部其他受益於AI產業的增值,光是「AI工廠」將是數兆美元以上的規模的基礎建設。 技術演示:CUDA、GeForce與Omniverse 黃仁勳強調所有的基礎都與加速運算、AI 和 CUDA X libraries 相關,而 Nvidia在核心技術的持續深耕,以CUDA加速運算平台為基石,Nvidia透過其龐大的CUDA X函式庫生態系,為科學研究、工業製造到內容創作等各領域提供強大的算力支持,例如用於加速晶片設計的CuLitho技術。 而在加速運算端,GPU 遠比 CPU 還要強大,全球的CPU計算中心都無法與 GPU 相提並論,而面對 ASIC 等相關競爭,黃仁勳表示 GPU 透過橫向串聯可以實現超越 ASIC 等級的速度,而除了昂貴的 Nvlink 以外,新型的網路晶片也成為有價格競爭力的橫向連接,可以實現在個人家庭、中小企業級的八顯卡部署方案。 在消費端,GeForce RTX GPU持續引領遊戲與創作體驗的革新。黃仁勳展示了最新RTX 50系列GPU透過AI驅動的DLSS(深度學習超高取樣)技術,如何在極高畫質下實現流暢的即時光線追蹤效果,證明AI已成為圖形運算不可或缺的一環。 透過全新發表的 RTX PRO 6000 平台,八張顯卡可以透過頻寬達 800Gbps 每秒的網路晶片相連,其成本效應得以導入給工業AI 使用。 而Nvidia Omniverse平台則在數位孿生領域大放異彩。黃仁勳介紹了其內建的先進物理引擎Newton,能夠精確模擬複雜的物理互動,使得企業能為工廠、生產線乃至整座城市創建逼真的數位分身,從而優化設計、模擬運作並加速AI機器人的訓練。 新產品與技術突破 此次演講最受矚目的焦點,無疑是Nvidia新一代Blackwell架構及其旗艦產品Grace Blackwell超級晶片(如GB200/GB300)。黃仁勳指出,Blackwell透過革命性的MVLink高速互聯技術與先進液冷系統,實現了前所未有的運算規模與效率,將成為驅動下一代AI工廠的核心引擎。針對不同市場需求,黃仁勳亦發布了一系列創新產品: DGX Spark與新款DGX Station: 為AI開發者、研究人員和專業人士打造的桌上型及個人AI超級電腦,讓尖端AI算力觸手可及。 Nvidia AI資料平台與AIQ查詢系統: 針對企業非結構化數據,提供高效能的AI驅動儲存與語義搜尋解決方案。 機器人技術平台: 全新的Isaac Groot平台、Jetson Thor機器人處理器,以及用於大規模合成數據生成的Nvidia Cosmos與Groot Dreams模型,旨在加速各類型機器人的開發與部署。 MVLink Fusion開放平台: 允許合作夥伴將其自有的ASIC或CPU整合至Nvidia的MVLink生態系,共同打造客製化的高效能AI基礎設施。 機器人與數位孿生:與台廠深度合作 最後黃仁勳也展示了機器人語言化與八家台灣廠商「數位孿生」的案例,機器人當前可以已經可以辨識人類語言,做出相對應的動作,這代表機器人未來將成為全功能的生產工具,投影片中宣稱未來基於AI語言的機器人系統將可以取代數千人工廠的勞力。 會中也展示了 Omniverse 在八家台灣工廠內進行的生產自動優化的範例,富士康、 緯創、和碩、廣達、緯穎、台達、技嘉、台積電等廠商已經在 Omniverse 模擬了工廠管線、熱控制、降低生產報廢率等各種物理模擬情境。當每個數位孿生系統連接到現實機台時,將出現即時互動儀表板,甚至可以在產線上實現監測、發現各種可能導致良率下降的原因,因此所有的生產將根據 Omniverse 與數位孿生系統優化: GeForce把AI 帶到這個世界,人工智慧又回來了,現在進行轉型,AI會回來並且改變你所有經歷過的一切,我很高興能夠與你們一起見證這一...

本頁面內容僅供參考,非招攬或要約,也不提供投資、稅務或法律諮詢。詳見聲明了解更多風險披露。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