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爲偶像應援 · Gate送你直達 Token of Love! 🎶
家人們,現在在Gate廣場爲 打 Token of Love CALL,20 張音樂節門票等你來瓜分!🔥
泫雅 / SUECO / DJ KAKA / CLICK#15 —— 你最期待誰?快來一起應援吧!
📌 參與方式(任選,參與越多中獎幾率越高!)
1️⃣ 本帖互動
點讚 & 轉發本帖 + 投票你最愛的藝人
評論區打出 “我在 Gate 廣場爲 Token of Love 打 Call !”
2️⃣ 廣場發帖爲 TA 打 Call
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發帖內容任選:
🎵 最想現場聽到的歌 + 心情宣言
📣 應援口號(例:泫雅女王衝鴨!Gate廣場全員打 Call!)
😎 自制表情包/海報/短視頻(加分項,更容易中獎!)
3️⃣ 推特 / 小紅書發帖打 Call
同樣帶上 #歌手名字# + #TokenOfLove#
內容同上,記得回鏈到表單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008
🎟️ 獎勵安排
廣場優質發帖用戶:8張門票
廣場幸運互動用戶:2張門票
Twitter 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小紅書優質發帖用戶:5張門票
📌 優質帖文將根據文章豐富度、熱度、創意度綜合評分,禁止小號水貼,原創發帖更易獲獎!
🕒 8
新加坡收緊Web3監管 亞洲數字資產業面臨重大變革
亞洲Web3行業面臨重大變革,新加坡收緊監管
2025年5月30日,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發布了關於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DTSP)的新規回應文件。這一舉措將對整個亞洲Web3行業產生深遠影響,許多人尚未意識到其重要性。
新規定將於2025年6月30日正式生效,值得注意的是,MAS明確表示不設任何過渡期。這意味着一場大規模的"新加坡Web3撤離"可能已經悄然開始。
MAS在這份措辭嚴厲的文件中毫不掩飾地表示:"我們將採取極其謹慎的態度。"這標志着曾被譽爲"亞洲加密友好天堂"的新加坡,正以一種出人意料的方式告別過去——不是漸進式的政策調整,而是近乎"斷崖式"的監管收緊。
對於仍在觀望的項目方和機構而言,當前的問題已不再是"是否離開",而是"何時離開"以及"去往何處"。
昔日輝煌:監管套利的黃金時代
回顧2021年的新加坡,當中國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嚴厲打擊時,這個城市國家卻敞開懷抱歡迎Web3創業者。多家知名機構選擇在此設立總部,不僅因爲0%的資本利得稅,更因爲當時MAS展現出的"擁抱創新"態度。
那時的新加坡堪稱Web3行業的"監管套利聖地"。在此註冊公司,即可合法向新加坡以外的全球用戶提供數字資產服務,同時享受新加坡金融中心的聲譽加持。這種"立足新加坡,服務全球"的商業模式,一度吸引了衆多Web3從業者。
然而,新加坡的DTSP新規意味着該國徹底關閉了監管友好的大門。其態度可以簡單概括爲:驅逐所有未獲牌照的Web3行業參與者。
DTSP定義:引發深思的廣泛覆蓋
DTSP全稱爲數字代幣服務提供商,根據金融服務和市場法(FSM Act)第137條的定義以及文件3.10的內容,DTSP包括兩類主體:
這個定義看似簡單,實則暗藏玄機。
首先,新加坡對"營業場所"的定義非常寬泛。MAS將其描述爲"在新加坡由持證人用於開展業務的任何地點(包括可以從一個地點移動到另一個地點的攤位)"。
這個定義的幾個關鍵點值得注意:
簡而言之,如果你在新加坡沒有持牌,在任何場所開展任何涉及數字資產的業務都可能面臨法律風險,無論你是新加坡當地公司還是海外公司,無論你是針對新加坡本地還是境外客戶。
關於居家辦公是否合法,MAS的回應表明:
然而,新規也存在許多模糊之處:
數字代幣服務的廣泛定義可能影響KOL
MAS對數字代幣服務的定義範圍之廣令人驚訝,甚至包括發布研究報告在內。根據FSM Act第一附表第(j)項,監管範圍涵蓋:
"任何與數字代幣銷售或要約相關的服務,包括:(1)直接或通過出版物、文章等任何形式(電子、印刷或其他形式)提供與數字代幣相關的建議,或(2)通過發布或傳播研究分析或研究報告(電子、印刷或其他形式)提供與數字代幣相關的建議"
這可能意味着,如果你作爲KOL或機構在新加坡發布分析某個代幣投資價值的報告,理論上可能需要DTSP許可,否則可能被判定爲違法。
可能受到影響的羣體包括:
高風險個人身分類型:
高風險機構類型:
結語:新加坡監管套利時代的終結
一個令人不安的現實浮現:新加坡這次是認真的,要將所有不合規的參與者驅逐出境。只要不合規,幾乎任何與數字代幣相關的活動都可能被納入監管範圍,無論是在豪華寫字樓還是在家中沙發上進行。
由於"營業場所"和"開展業務"的定義存在大量灰色地帶,MAS很可能會採用"案例導向"的執法策略——先懲戒一些違規者,以警示其他人。
想要臨時抱佛腳擁抱合規?恐怕爲時已晚。MAS明確表示將以"極其謹慎"的方式審批DTSP牌照,只有在"極其有限的情況下"才會批準申請。
在新加坡,監管套利時代正式落幕,優勝劣汰的新時代已經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