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風投新趨勢:代幣主導投資與流動性風投崛起

robot
摘要生成中

加密風投最新趨勢:代幣主導與流動性投資興起

當前融資環境愈發嚴峻,主要源於上遊資本回報率下降和有限合夥人資金面臨壓力。整體風險投資行業中,各階段基金向投資人返還的資金較往年顯著減少。這進一步導致現有和新設立的風險投資基金可用於投資的資金縮水,加劇了創業者融資難度。

這一趨勢對加密貨幣風投領域產生了何種影響?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2025年交易數量有所放緩,但資本部署規模與2024年基本持平。交易數量減少可能與許多風投基金接近投資週期末期、可用資金減少有關。然而,部分大型基金仍在進行大額交易,因此整體資本部署規模與前兩年相當。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近兩年來,加密領域並購活動持續向好,爲流動性和退出機會創造了有利條件。最近幾起大型並購案例,包括多家知名公司的收購,爲行業整合和加密股權投資退出提供了更多保障。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過去一年中,交易數量總體保持穩定,其中一些較大規模的後期交易於2024年第四季度和2025年第一季度完成。這主要是因爲更多交易集中在早期階段,這些階段的資本相對充足。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按融資階段劃分,加速器和啓動平台的交易數量位居首位。自2024年以來,市場上湧現大量加速器和啓動平台,這可能反映出融資環境收緊,創始人更傾向於提前發行代幣啓動項目。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早期融資輪的中位數規模呈現回升趨勢。最早期階段的融資規模同比持續增長,表明該階段資金依舊充足。種子輪、A輪和B輪的融資中位數已接近或回升至2022年水平。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加密風投三大預測

  1. 代幣將成爲主要投資機制

市場將從"代幣+股權"雙重結構,轉向"單一資產承載價值"的模式。一種資產對應一套價值積累邏輯。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1. 金融科技風投與加密風投加速融合

金融科技投資者正在轉型爲加密投資者,他們關注新一代支付網絡、創新型數字銀行和基於區塊鏈的資產通證化平台。加密風投面臨競爭壓力,未布局穩定幣/支付領域的加密風投將難以與擁有豐富支付經驗的金融科技風投競爭。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1. "流動性風投"(Liquid Venture)的崛起

"流動性風投"是指在可流通代幣市場中尋找類似風投的投資機會:

  • 流動性:公開交易的資產/代幣具有更高流動性,意味着更快的退出路徑
  • 可獲得性:相比私募風投的高門檻,流動性風投允許投資者直接購買代幣,也可通過場外交易
  • 頭寸管理:早期發行代幣使小型基金也能獲得有意義的投資頭寸,大型基金也可投資高市值流通代幣
  • 資金運作:表現優異的加密風投基金通常將儲備資產配置於主流加密貨幣,獲得了超額回報。預計在熊市週期中,風投基金會更頻繁地提前調用資金並投入優質代幣。

加密風投三大趨勢解析:從代幣主導到流動性風投

加密領域將繼續引領風險投資創新。公募與私募資本市場的融合是風投發展趨勢,越來越多傳統風投基金選擇在流動市場或股權二級市場布局,而加密圈早已走在這條路上。隨着更多資產上鏈,更多公司將優先考慮鏈上融資方式。

最後,加密市場的回報分布往往比傳統風投更呈"冪律分布"—頂級加密資產不僅爭奪成爲數字主權貨幣,也爭當新金融經濟的基礎層。盡管回報分布更極端,但正因如此,加密風投仍將吸引大量資本流入,追求非對稱回報。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7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RugPull预警机vip
· 08-02 19:10
又一波清盘拉开序幕了 LP地址疯狂出逃中
回復0
fomo_fightervip
· 08-01 00:39
形势不好 还在烧钱 gg咯
回復0
gas_guzzlervip
· 07-31 03:35
困难时期才是最佳建仓机会
回復0
JustHodlItvip
· 07-31 03:27
都在卷热点 跟风玩烂
回復0
潮水退了就知道vip
· 07-31 03:25
还以为熊市来了 虚惊一场
回復0
MoonMathMagicvip
· 07-31 03:17
又凉了 谁懂
回復0
UnluckyLemurvip
· 07-31 03:12
风投现在都太怂了吧
回復0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