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湊函數是一種加密算法,能將任意長度的輸入轉換成固定長度的輸出,稱為「雜湊值(Hash Value)」。它具備單向性、確定性與抗碰撞性,是現代區塊鏈與資訊安全的基石。你可以在維基百科:雜湊函數了解更詳細的數學基礎與應用背景。
區塊鏈系統利用雜湊函數來確保每一個區塊資料未被竄改。透過每個區塊的雜湊值與前一區塊的雜湊值鏈接形成的鏈狀結構,即使微小的改動也會導致整體結構變動,具備極高防偽能力。
SHA-256 是比特幣使用的主要密碼雜湊函式,屬於 SHA-2 家族,由美國國家安全局(NSA)設計。其運作包含 64 輪數學邏輯運算,能產生 256 位元的輸出,具備高效與安全性。
特性 | SHA-256 | 新一代雜湊算法 |
---|---|---|
輸出長度 | 256 位 | 可變(256-1024 位) |
計算速度 | ~1GB/s | ~10GB/s |
抗量子攻擊 | 較弱 | 強 |
能源效率 | 中等 | 高 |
網站與應用程式不會儲存用戶的原始密碼,而是儲存密碼的雜湊值,即使資料庫被駭,也無法輕易獲得密碼原文。
區塊鏈交易透過雜湊生成獨立雜湊值,作為區塊的識別與驗證機制,是防止篡改的關鍵技術。
作為領先的加密貨幣交易平台,Gate.io 採用多重雜湊驗證技術來保護用戶的帳號與資金安全,包含登入驗證與交易簽名。你也可以閱讀 Gate.io 官方的安全機制介紹文章以了解更多平台的加密防護策略。
面對量子電腦可能帶來的安全挑戰,研究人員正在開發後量子安全(Post-Quantum)雜湊函數,進一步提升系統抵抗力。
新演算法可在毫秒級處理大量資料,同時降低能源消耗,有望減少區塊鏈整體耗能 50%以上。
雜湊與零知識證明(ZKP)結合,讓用戶可在不洩漏資料的情況下證明資料真實性,應用於醫療、金融等隱私導向場景。
雜湊函數是一種加密方法,將輸入資料轉換為固定長度的雜湊值,常用於數據驗證與保護。
SHA-256 是比特幣核心演算法,具備單向性與高安全性,是加密貨幣與區塊鏈中最常見的雜湊函數。
是的,2025 年已出現針對量子電腦優化的雜湊演算法,提供更強的加密防護能力。
雜湊技術正驅動區塊鏈在安全性、隱私性與永續發展等面向邁進。未來,結合抗量子運算與零知識驗證的雜湊演算法,將成為區塊鏈技術升級的關鍵引擎,推動其在 Web3、去中心化金融(DeFi)、醫療與資料主權等多元場景中大放異彩。